不得不承认,一本人物传记隐去或者合理对待不光彩的部分、在事实基础上对人物进行一定的修饰,这是一种选材处理方法,但有些作者不懂得如何处理这些问题,导致终塑造的人物被丑化或者被神话,性格扭曲,这就失去了出传记的意义。

冯友兰先生在《中国哲学史》中说,“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大抵要经历四重境界,分别为自然境界、功利境界、道德境界、天地境界。”这四种境界是一种递进的关系,是一个人从利己向利他成长的过程,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、从一般认识向智慧思维迈进的过程,是一个人必然经历的动态的过程。朱元璋一开始的梦想不是当皇帝,而是填饱肚子;红军长征的目的地一开始也不是陕北……人物的成长、故事的发展都是随着各种变化而变化的,换言之,尊重事实,尊重人物成长的过程,尊重人物或好或坏的过往,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,这是创作一本人物传记的原则性立场。

在人物传记创作中,对部分不宜直述的过往的处理原则应在“人物价值点”提炼的基础上遵守三有原则:有繁有简,有主有次,有抑有扬。至于这中间的分寸如何把握,每个创作者需要心里有自己的一把尺。握好、用好这把尺,传记中的人物才能有血有肉有灵魂、有起有伏有境界。

在史书中有很多帝王受命于天的记载,如汉高祖刘邦——“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,梦与神遇。是时雷电晦冥,太公往视,则见蛟龙於其上。已而有身,遂产高祖。”如明太祖朱元璋——“母陈氏,方娠,梦神授药一丸,置掌中有光,吞之,寤,口余香气。及产,红光满室。自是夜数有光起,邻里望见,惊以为火,辄奔救,至则无有。比长,姿貌雄杰,奇骨贯顶。志意廓然,人莫能测。”这些记载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年代,无疑是巩固皇权的一种手段,然而很多传记创作者却继承了其中的糟粕:他们在描述主人公时,出生时有不寻常,每一次选择都那么正确,每一次决策都那么睿智,每一次面临危险都那么勇敢,他们的笔下,人物没有瑕疵——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人。

事实上,传记创作者应学会巧妙利用这些素材,有幼稚才走向成熟,有阴暗才渴望阳光,在故事中,巧妙利用这些幼稚、阴暗甚至不光彩,再加上对环境变化的融入,让人物性格更立体、更丰富,让一本书的价值点更凸显,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。